基本解释庐山:山名,在江西省九江市南。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。
出处清 杨伦《<杜诗镜铨>序》:“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,自非摧陷廓清,不见庐山真面。”
例子清·杨伦《<杜诗镜铨>序》:“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,自非摧陷廓清,不见庐山真面。”
拼音lú shān zhēn miàn
注音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一ㄢˋ
繁体廬山真靣
感情庐山真面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事物的真相。
英语the truth of something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挡;泰山:山名。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一叶迷山 | 意谓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。 |
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。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一山不藏二虎 |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。 |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一面之交 |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。表示交情不深。 |
一面之款 | 见“一面之交”。 |
一面之缘 | 见一面的缘分。 |
一面之识 | 谓只见过一面,略有认识。 |
一面之词 | 单方面的言辞;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。 |
一面之辞 | 见“一面之词”。 |
一面之雅 | 见“一面之交”。 |
一面儿理 | 一方面的理由;片面的道理。 |
一面如旧 |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。 |
一面虚词 | 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|
丁真楷草 | 丁:丁觇;楷:智楷。丁觇的隶书,智楷的草书。赞美人的书法好。 |
万水千山 | 万道河,千重山。形容路途艰难遥远。 |
三头两面 |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。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。 |
三头二面 | 面:脸。比喻奉承拍马,玩弄两面手法。 |
三头六面 |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。 |
三对六面 |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,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。 |
三山五岳 | 泛指名山;也指各地。 |
三顾茅庐 |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、拜访有专长的贤人。 |
三顾草庐 | 见“草庐三顾”。 |
不学面墙 | 面墙:面对墙壁,一无所见。形容不学习而无知。 |
不念僧面念佛面 | 不看僧面看佛面。 |
不明真相 | 明:了解清楚;真相:本来面目。不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。 |
不看佛面看金面 |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,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。 |